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对承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273号建议的答复

2024/9/23 16:58:53 次浏览

尊敬的贠连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断在努力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上下功夫,时刻保持‘归零’心态,延续奋进状态,城市社区治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

    一、优化小区网格结构,基层治理迈入新阶段

    ()政治领航明方向。成立66个社区网格党支部和12个志愿服务队党支部,健全“六位一体”社区治理体系落实党组织党员“双报到”机制,机关干部包联61个小区,12个内设机构716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报到人员增加67名。建立“区直部门-社区办-社区-小区”四级联动机制;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 已吸纳138家共建单位进小区、服务居民,累计开展共驻共建活动1920“社区书记领办”党建项目12个,社区“党建联盟”初步形成

    (因地制宜推亮点一是采取“线上+线下”双服务模式,织密社区服务网,让社区大事小情解决在一线。线上通过网格员不定时在居民微信群中宣传防骗反诈知识、转发惠民政策、推送生活小常识等;线下通过入户走访、召开上门会议等形式收集民意诉求,定期开展帮办代办、矛盾协调等工作,解决为民实事160余件,惠及居民1200余人,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二是创新走实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体系,建立“法律顾问+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法治骨干体系,建成社区示范综治站12个,聘请24名法官律师,全覆盖设置“一社区一顾问”,不断提升城市社区法治水平。

    三年来,社区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通过网格员搜集的社区民意,规划停车位297个、线缆整治112条、下水道整修111处、健身器材更换117件。同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飞线充电整治、清洁家园等志愿活动50余次;联合派出所、消防大队对居民、商户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进行防诈骗宣传、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等20余次,发放宣传单1200余份,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安全意识,通过多元力量参与,让社区治理由“单兵作战”变为“群策群力”。

    二、发挥社联动”效力,社区服务展开新谋划

    (一)社区队伍建设增效。一是新开设社区2个,新规划社区1个,招聘社区工作人员12名,进一步壮大社区工作力量。是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规范管理线上办公方式,清理无效微信群20余个,防止工作过度留痕。结合省《村级组织和党政群机构设立的村级工作机制挂牌指导目录(试行)》内容,摘除、修正百余处不在指导目录中的牌匾。让超载的“车”及时“卸下负荷”,让社区干部轻装上阵,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干实事解难题上,回归服务群众本色。

    (二)社工作者赋能增量。一是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以“3岗60级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体系标准,完善社区工作者管理机制,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通过改革,社区工作者工资平均每月增长1525元。二是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党组织书记落实编制,激励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发展体系。3年来,已4名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行政事业编制。

    (三)社会组织提质增能。一是依托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党总支发动,统筹各方社会力量,形成社区共建联动体系(即以社区党组织为一个核心,建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2支队伍,统筹社区“大党委”的N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促进资源共享、阵地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二是大力推进“六位一体”统筹协调机制,规范社区治理格局。构建以党建为龙头,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楼门长、综合服务站等“六位一体”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根据实际共划分66个网格,建立13个社区综合服务站,13个物委会,21个业主委员会,2个物业管理小组,选任324名楼长,不断释放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效能。

    三、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七助”服务实现新目标

    (一)打造精品日间照料服务站。全区13个社区建立了2个养老服务中心和12个日间照料服务站,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为各日间照料服务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按照“呼叫、派单、服务、评价、记录”五步运行机制提供服务,服务功能从“三助”增加至“七助”。以滨河社区老年食堂为基地,为各社区提供助餐服务(自2021年9月6日以来,已累计为946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18万余人次,其中滨河社区6万余人次),有效解决老年人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孤寡、空巢等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建立12个居民小区卫生站,为老年人提供诊疗、护理及应急救护、出诊转诊、医疗康复等助医服务;充实邻里医生库,13个社区78位邻里医生为老年人提供助急服务;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助娱服务;安装淋浴设施,配备防滑地垫、沐浴椅、安装扶手等适老化装置,为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由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室内保洁、理发、修面等助洁服务和陪同外出散步、代购代领物品等助行服务。

    (二)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一是不断探索总结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总结试点经验,将运营方式调整为普惠+精准”“提质+扩面的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断优化。2021年9月以来,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范围拓宽至梨花社区,由原来的1个社区5个居民小区扩大到2个社区9个居民小区。2024年5月,未来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照滨河社区运营模式已正式运营,由原来的2个社区9个居民小区拓展至4个社区21个居民小区,享受普惠养老服务老年人由1177人增加至3740人,其中六类人群509人。城区共有60岁以上老年人8570人。二是为发挥基本养老助餐服务在老有所养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2023年11月开始运营南山社区食堂项目,并将社区食堂项目纳入智慧城市框架。此项目以南山社区君临逸城部分社区办公用房作为社区食堂场地,前期由社区办负责、创元集团配合,配齐社区食堂开办前期的设施设备;后期由新悦服务公司负责开展社区食堂运营管理工作。社区食堂要在保障社区老人用餐服务的基础上有序开放,服务于全体居民,推进市场化运营模式三是通过适老化改造优化老年人居住环境。针对有需求的老人,对其居家生活环境进行改造,通过安装马桶助力架、如厕沐浴轮椅、扶手、助浴神器等适老化设施,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尽可能的提供方便,截至目前,推广适老化改造138户。

    (三)推进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

    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高新区成立了老年大学。老年人在老年大学,发挥了“银发”力量,丰富业余爱好、充实退休生活,而且还传递了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养老理念,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3年来,老年大学逐步办成老人更新知识的课堂、健身养心的场所、广交朋友的平台、开心娱乐的新园地。同时,老年大学引导老年人主动服务社会,做到学用结合。常态化组织老年大学的教师、学员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免费书画展览、送春联到基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贡献力量。

现有梨花老年大学、南山老年大学和兰苑社区教育教学点等三个校区,开设声乐、绘画、旗袍秀、书法、民族舞、手机摄影、时装秀、非洲鼓、诗歌朗诵、太极拳、剪纸等11门课程、15个教学班,在籍学员465人,经常性上课学员200余人。

    四、有效运用公益互助养老平台,志愿服务水平获得新提升

    (一)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招募志愿者,13个社区共建立志愿服务队53支,志愿者总人数达到1525人(增加946人),其中老年志愿者441人(增加314人),并为60岁以上的志愿者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根据志愿者个人特长分成慰问组、文艺组、家政服务组等12个小组,提供精准帮扶发挥“以老带新”作用。累计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环境治理、入户服务等志愿服务2720余次。

    (二)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开展法制教育、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老年志愿者作用,组织开展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出行陪伴、文体活动、健康科普、心理咨询、培训讲座、指导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等个人服务和集体志愿服务活动,并鼓励志愿者参与社区文艺演出、创建文明城市、绿色社区创建等各项活动为老年志愿者提供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减轻和解决老年志愿者后顾之忧。3年来,累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50次(其中老年志愿活动240次)。各社区灵活运用公益互助养老平台把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长以时间币的形式按照一定规则记录并储存在其个人账户里,实现“时间币”的存储与兑换。2022年2月份公益互助养老平台运行以来,共认证服务方1107人,时间币累计服务流转25000余枚。

    (三)不断充实平台志愿服务项目。针对老年人开展个人评估及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及时响应、满足老人服务需求。鼓励爱心联盟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或为志愿者提供激励权益。高新区与中国银行高新区支行合作,借助养老特色场景标杆网点,积极与招募爱心联盟单位沟通,为“公益互助养老平台”注册志愿者提供远程在线健康问诊、血糖、尿酸、胆固醇指标检测、图书借阅打折等22项免费权益、优惠折扣等服务。指导持有“时间币”的老年志愿者需要养老服务时通过“时间币”提取时间兑换服务,确保时间币存取实现动态平衡。目前各社区共兑换时间币267个。

    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务实工作举措,回应居民关切,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水平。


栏目类别